首页

洛丽塔女王调教

时间:2025-05-25 13:08:16 作者:非遗走进生活 第七届湘鄂赣皖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开展 浏览量:47867

  秋粮占全年粮食产量的75%左右,是夺取全年粮食丰收的关键。目前,全国大部地区进入收获高峰期,最近的日收面积超过3000万亩。截至10月10日,全国秋粮已收获54.8%,进度同比快1.7个百分点。全国秋粮有望再获丰收。

  春种夏长,秋收冬藏,又是一年丰收季。进入“丰收时间”,放眼神州大地,处处都是收获的斑斓画卷,在庆丰收、话丰收、享丰收的过程中,不仅是对农耕文明的传承,是粮食满仓的喜悦,更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信心。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。田间地头热闹的收获场景,源于奋斗,要实现颗粒归仓,端稳端牢“粮食饭碗”,需要奋斗。丰收,在希望田野上奏响了幸福的乐曲,要打赢秋粮丰收这场硬仗,要组织好人力、机器,掌握好天气,抢抓有利时机,耕好节粮减损“无形良田”,努力增产增收,在挥洒汗水和智慧的收获中,感受奋斗的幸福,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。

  天道酬勤,日新月异。“中国人民自古就明白,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,要幸福就要奋斗”“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”“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”……“春种夏长”是秋收的基础,不断奋斗拼搏,才有望收获丰收、收获幸福,让我们越过漫漫征程,过上更好的生活。眼下,正是丰收的季节,要让满眼丰收的好景象,变成大国粮仓充盈的好数据,关键在收获和存储上更加高效,深刻感受到千千万万普通农民的伟大,为稳定经济“基本盘”提供强有力支撑。

  田间地头满满“科技范儿”。丰收时节,把镜头聚焦希望田野,我们不仅看到了金灿灿的“好风景”,更在下地干活的自动驾驶、养蜂蜜的智能蜂箱、能种菜的智慧方舱等“黑科技”中,感受到科技的魅力,是践行大食物观的生动实践。强国必先强农,农强方能国强。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;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,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全面的。科技赋能农业,加快了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,更在充分挖掘地、种、肥各要素和耕、种、管、收全程机械化耕作的增产潜力,让更多科技人才把论文写在大地上,助力“老把式”成为“新农人”,确保每一次的辛勤耕耘更高效、更见效,让科技“慧”农更惠农,在奋斗中共享美好未来。

  直播电商迈向“品质直播”,让更多人分享丰收喜悦。种粮农民是粮食丰收的耕耘者,是丰收的直接受益者,他们的每一滴汗水都不应被辜负。电商平台为粮食销售插上了“数字翅膀”,拓宽了销售空间,既从“线下卖”转向“线上卖”,打破农产品销售的数字壁垒,又从“直播电商”迈向“品质电商”,让优质农产品走进千家万户,让更多人分享希望田野赋予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。同时,从“现货销售”到“订单农业”的新模式,在打通农产品销售“最后一公里”的同时,也为种粮农民注入了信心,充分调动他们种粮的积极性,奋力孕育下一个丰收季。

  人不负耕耘,丰收定不负人。粮食安全是“国之大者”,保障14亿多人的吃饭问题,是头等大事,既要“吃得饱”“吃得好”,又要“收成好”“收入好”,让亿万农民感受奋斗的幸福,绘就广袤田野“丰”景如画的美好生活。

  作者: 范半烟 【编辑:曹子健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专家:电化学储能发展空间巨大 具备一定盈利前景

发展乡村旅游,实现了传统村落、民族村寨、历史建筑、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文化资源的盘活利用,将优秀乡土文化融入乡村旅游产品、赋予时代内涵,让游客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、陶冶心灵之美。

广西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多措并举守护“海洋绿肺”

中国大使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阐述中方在人权问题上的立场

中铁隧道局与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,各自组成项目团队,依托上海地铁2号线工程,分别承担“863”计划盾构机项目课题研发。

长三角外贸创新高 高端制造业竞争力显著提升

太原8月23日电 (刘小红)8月22日至25日,以“数智赋能晋见中国”为主题的2024数字文旅品牌创新大会在山西太原举办。大会聚焦数字赋能文旅发展,探讨了深化数字化场景应用、沉浸式数字化体验、文旅大数据价值化等话题,旨在开启数字时代文旅品牌的创新之路。

川港深化职业教育合作 为两地青年搭建多元化升学阶梯

“今天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,我们近距离体验‘清源水城’这张靓丽新名片,感受醋都葡乡别样好风景。”山西省侨联党组书记、主席王进仁表示,希望各位侨胞充分发挥联系广泛、融通中外的独特优势,加强与清徐的交流合作,助力将水城打造成面向全省、辐射全国的文商旅目的地和消费新领地,为家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侨界新贡献,用实际行动诠释“侨联四海、同心筑梦”的赤子情怀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